武进新闻网讯 (记者 马叶星) 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中,武进领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创建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4月26日,副省长张敬华来到我区,专题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瞄准生态短板发力,实现绿色高效发展。省政府副秘书长陆留生,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区领导史志军、叶明华、薛红霞参加调研。
今年以来,围绕创建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我区按照全省“263”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创新落实“河长制”相关制度,通过全区855条河道(湖泊)这条脉络,制定生态保护引领区创建的“路线图”,确保全区创建工作有力有效开展。积极开展“263”专项行动。我区专门以一号文件下发《贯彻“263”专项行动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共排定89项工程,计划总投资达172亿元,并明确用三年时间完成四年任务。全面推进“河长制”落实。我区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覆盖全区所有河流、湖泊的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全面推进流域性环境综合整治。
副省长张敬华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表示肯定。他指出,武进地处苏南发达地区,人口密度高、资源缺乏、环境脆弱,新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下一步,要统筹推进好“263”专项行动。围绕11个专项行动方案的落实,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工作力度、加力协同推进,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张敬华强调,当前太湖治理进入关键时期,武进作为太湖上游地区,要充分认清当前治太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要坚持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治理,全力实现治太工作“两个确保”目标,更大力度促进太湖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
张敬华指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难点在县乡层级落实。要强化落实好责任机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解决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强化落实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通过启动一批环境治理项目来提升区域生态水平。要强化落实长效机制,建立完善考评制度、奖惩体系、问责机制,切实以铁的决心开展好环境治理保护工作。
副市长、区委书记史志军在汇报时表示,武进创建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既是对武进近年来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区补足生态短板、加强环境保护提出的更高要求。下一阶段,我区将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引领区创建、“263”专项行动和“河长制”相关要求,加快落实工程措施,从严落实执法监管,加速河湖环境提升,坚决打赢生态保护攻坚战,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和示范区。
在武进期间,张敬华一行现场察看了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现场和前黄镇农场村胥建中养鹅场整治现场。
副省长张敬华调研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责编: zhangli2